
導讀:為加快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產生的科技成果為重點,近期陸續匯總發布一批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其中人口健康技術領域有113項技術成果,涉及醫療信息化的技術成果共有8項,本文對這8項成果進行了介紹。
為加快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產生的科技成果為重點,近期陸續匯總發布一批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先進適用科技成果,旨在通過需求導向和市場選擇方式,引導企業、地方、社會資本和各類機構參與,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與示范推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支撐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結構調整,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新發布的科技成果主要來源于近年來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等科技計劃的項目成果,涉及人口健康、高端裝備與先進制造、資源節約與生態修復等重大技術領域的近500多項技術成果,其中人口健康技術領域有113項技術成果,涉及醫療信息化的技術成果共有8項,中國數字醫療網現將這些成果整理如下:
1、眼科PACS衛星診所系統
我國衛生部統計,我國醫院數量共計20918個,其中,?漆t院有3956個,眼?漆t院為263個,占比6.7%。而所有醫院中,設置眼?漆t院的數量僅為5000多家,占醫院總數僅為23%。據統計在北京市318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設立眼科的僅18個。
本系統實現影像優化處理、?齐娮硬v、用戶管理、轉診分診、打印中心、閱片中心、工作統計、圖像檢索等一系列的功能,將這些功能通過統一的接口契約進行組合封裝,形成一系列的服務,通過協同調度機制,利用云平臺,向醫院、醫生及患者開放。具體為:(1)實現區域數據中心之間的影像協同調度;(2)面向醫院、醫生及患者提供?朴跋窬C合軟件服務;(3)數據檢索及數據綜合查詢服務;(4)影像的查詢權限及安全機制;(5)面向患者的隨診記錄查詢;(6)建立云平臺;(7)項目相關數據中心數據關聯、遷移;(8)保障平臺數據安全,及災難時數據的快速恢復;(9)7*24小時不間斷高品質的支持服務。
本系統能全程跟蹤患者在合作醫院的就診情況,院內可實時調取眼科圖像,合作醫院之間經授權后可以實時共享患者所有就診信息,包括:門診病歷、檢查影像等信息。同時,可以登陸“個人健康檔案”網站或下載“眼健康APP”獲取自己的眼科就診信息與檢查影像信息。
使用本系統可以使醫院資源合理分配與資源重復利用,同時達到了對患者眼病的“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的防治一體效果,適用于醫院信息化與遠程醫療服務,因此本系統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目前全國已安排部署眼科衛星診所145家,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9月20日共收集患者信息118802例,病歷信息124777例,圖像信息366319例,遠程會診108131例。
2、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
區縣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本區縣內醫院、基層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地市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市內醫院、基層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及下屬區縣衛生信息平臺。省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省內醫院、基層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及下屬地市及區縣衛生信息平臺。國家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國家衛計委下屬醫院、公共衛生機構及省級衛生信息平臺。
在現有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基礎上,結合基于IHE、HL7標準醫療衛生信息資源整合與協同服務技術的研發,研發基于IHE、HL7標準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產品。通過該產品的成果轉化,提升行業內企業實施區域衛生項目的速度、質量和技術水平。結合不同的部署類型,研發系列化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產品。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成熟度和成套化,降低實施的門檻。
目前在湖南省、四川省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武漢、西安、南京、寧波等特大型城市,及全國二十多個城市,一百多個區縣推廣應用。未來五年全國還有十幾個省、幾百個地市、幾千個區縣會使用,市場規模每年在10億左右。
3、基于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
基于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在原有的醫院信息平臺基礎上,通過與EDA和SOA的結合,醫院各系統之間通過定義EDA事件來驅動系統間的協作。同時通過對國際HL7標準以及國家衛計委互聯互通符合性測評標準的整合,滿足醫院對于互操作性規范的建設要求。通過該產品的成果轉化,能夠提升行業內實施醫院信息平臺的標準化程度,降低醫院對各系統承建商的依賴,提高各系統數據的利用效率,為更好地提供醫院各個角色的決策支持提供更好的支撐。同時能夠進一步的提升該產品的成熟度,降低實施門檻,提升應用效果,適用于各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醫院、二三級醫療衛生機構。
目前在上海市新華醫院、上海市同濟醫院等上海十多家衛生醫療機構,以及廣東省、山東省、陜西省等多家醫療機構進行了推廣應用,成功連接了數十家醫療機構的數十套異構業務系統,并提供了針對醫院臨床和運營的多項決策支持應用,獲得了一致好評。
未來五年預計全國會有約4000家醫療機構應用醫院信息平臺,以及市場規模每年在15億左右。
4、基于云計算的基層衛生信息系統
基于云計算的基層衛生信息系統,以省、市或區縣統一規劃和實施,基層衛生機構以多租戶的方式獲得SaaS服務;鶎有l生云服務,涵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的“六位一體”服務,符合社區“全科醫療、全程預防保健管理、全日服務”的運行機制,實現健康檔案的動態維護和管理,并與診療系統有機結合;系統涵蓋信息收集、整合、分析、統計的基層衛生服務信息處理功能;系統具備對外部系統的開放性,提供與醫保、新農合、公共衛生和區域衛生系統的接口,為區域衛生行業信息化奠定了數據交換共享的基礎。
適用于區縣級、地市級、省級基于云計算的基層衛生信息系統,分別涵蓋本區縣、地市、省級范圍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站點、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
目前在貴州全省大集中的基于云計算的基層衛生信息系統,覆蓋20個區縣。河南省以地市級為單位的基于云計算的基層衛生信息系統,覆蓋10個區縣。江西省以區縣為單位的基于云計算的基層衛生信息系統,覆蓋50個區縣。未來五年全國還有十幾個省會建設,市場規模每年在5億左右。
5、基于物聯網和云計算的居民健康的醫療服務
本項目通過建立慢病監測服務網站,整合物聯網體征感知終端設備、移動健康APP、全程健康網、健康管理工作站、區域統計分析系統、區域健康檔案系統等應用,借助信息技術,創新遠程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將“云技術、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融入社區基本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和居民健康自我管理體系。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效率,動態補充居民的健康檔案,拓寬城市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途徑。
適用于(1)區縣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本區縣內醫院、基層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2)地市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市內醫院、基層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及下屬區縣衛生信息平臺;(3)省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省內醫院、基層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及下屬地市及區縣衛生信息平臺;(4)國家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互聯國家衛計委下屬醫院、公共衛生機構及省級衛生信息平臺;(5)社區村居委、養老院、居民家庭等居民生活區。
目前本項目已經在上海市、南京市、成都市、鄂爾多斯市等13個區縣,55個社區投入應用,惠及居民約500萬人口,深受贊譽。預期在未來5年,項目應用將全面覆蓋上海市各個社區,并建立面向全國的慢病監測服務網絡,惠及數億居民,市場規模每年在5億左右。
6、公共衛生業務協同軟件
基于IHE/HL7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基礎上,研發面向公共衛生業務領域的業務協同平臺產品。通過該產品的成果轉化,提升行業內企業實施公共衛生協同項目的速度、質量和技術水平。結合不同的部署類型,研發系列化的公共衛生協同產品。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成熟度和成套化,降低實施的門檻。
適用于區縣級公共衛生協同系統互聯本區縣內醫院、基層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地市級公共衛生系統互聯市內醫院、基層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及下屬區縣衛生信息平臺;省級公共衛生協同系統互聯省內醫院、基層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
目前在上海、浙江省建立公共衛生業務系統系統,在廣東佛山、浙江省紹興、安徽省、貴州省等地推廣應用。未來五年全國還有十幾個省、幾百個地市、幾千個區縣會使用,市場規模每年在2億左右。
7、區域醫療與藥品保障協同服務與監管軟件
綜合運用當前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成果,充分利用當前本市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基礎,使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供與醫院、與藥企的數據自動化數據交互與業務處理接口,實現對藥品招采配用全過程的自動化數據采集和分析處理,通過優化和方便藥品物流服務提高業務運作效率進而降低采購及物流成本,通過提高監管能力來改進管理決策水平。
適用于區域醫療與藥品保障協同服務與監管軟件應用于省級政府藥品采購機構,互聯各級醫院、藥店和藥品供應企業,實現藥品的采購保障和監管。
目前在上海、廣州、成都等地建設醫藥采購服務與監管系統,全國非公醫療機構推廣應用。未來五年全國還有十幾個省會使用,市場規模每年在1億左右。
8、基于醫療衛生大數據的衛生管理和臨床決策軟件
在所積累的醫療衛生數據共享的基礎上,整合利用國家衛生標準、藥品、氣象、權威機構發布數據等多來源信息,研究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突破海量醫療數據存儲優化技術、以醫療衛生領域本體為基礎的知識庫生成技術、基于病種樣本的診療方案聚類分析、基于疾病特征相似度匹配智能算法、基于敏感信息規避和觸發技術的數據隱私保護、挖掘算法并行化改造技術等關鍵技術,構建醫療健康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一套應用于醫療大數據挖掘分析的工具集及針對慢病跟蹤與分析、疾病癥狀監測、臨床診療精細決策、個性化健康指導的醫療大數據分析應用服務。同時,將針對醫療健康大數據的數據管理及服務模式、診療數據隱私保護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為醫療數據的廣泛利用提供可行性及安全性保障。適用于衛生行政部門、公共衛生機構、醫院、社區。
目前在上海醫聯工程、浙江寧波鄞州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上海健康網、四川等特大型城市、醫院推廣應用。未來五年全國還有十幾個省會使用,市場規模每年在100億左右。
發布的科技成果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成果具有比較明顯的技術優勢,成熟度較高;
二、涉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若干重點領域;
三、瞄準現實需求,具有較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四、具有較好的示范性,能夠為推廣應用提供成套技術或裝備。
醫療行業高效人脈共享平臺

您身邊的人脈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