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個領域問題都很多。
在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各個領域如醫院信息化、社區信息化、公共衛生信息化和區域協同方面,就單個方面而言,都存在很多的問題,無論是應用單位或廠家都沒有把這些問題解決很好。
2、互通和共享模式很多。
醫療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協同,由于其業務復雜性和涉及的單位很多,目前存在多種互通和共享模式,比如以大帶小模式、大型城市的檢查、檢驗信息互認、同類型專科醫院的協同、區域內的完整大集中等等。
3、涉及內容和目標很多。
除了非常明確的醫院信息化和社區信息化外,目前提出了個人醫療設備的接入、遠程會診遠程手術、除了看病外還有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保健等等。
4、新的技術和應用很多。
要解決這些復雜的問題,云計算、集成和交互平臺、數據中心、數據倉庫是無所不包,除了純數據處理外,大量的設備要接入,一點都不比物聯網簡單。
5、政府和醫院的錢很多。
確實,現在中國政府非常有錢,要急著解決民生問題,搞一些像樣的項目是很有意意思的,同樣醫院等也非常有錢,要建設最先進的系統。
6、關注和參與的公司很多。
相關和不相關的國際巨頭、國內的IT巨頭、原有醫療信息公司、其它不相關的公司,都在關注和投入這個行業,非常有前途。
1、有水平的實干專家很少。
無論是高校、科研機構、醫院或公司,那種真正有水平、有實戰經驗的專家太少,不少專家都忙于表面的宏觀、流行的術語和先進的技術,真正能沉下心來做事情的人很少。
2、合格技術服務人才很少。
不管是醫療單位或服務的公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各類人才相對來說都太少,大家都在突然來臨的巨大需求面前不知所措。
3、相對成功的案例很少。
社區信息化和區域信息化折騰了很多年,除了宣傳效益外,真正的成功案例非常少,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醫療機構和廠商都宣稱自己很好狠強大。有些項目是做給領導看的,領導不來參觀視察就不用系統。
4、政府內的明白人很少。
很多市場政府是業主,但是在衛生口,從衛生部開始信息化一律歸辦公室口管理,多年積累下來,很多醫療衛生機構基本沒有什么對于信息化太明白的人,只好盲人騎瞎馬,到那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