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報道:到醫院門診或住院,可以先看病后付費,只要在就診結束48小時內或者出院時通過手機一次性付清醫療費用個人現金應付部分即可——這是杭州11家市屬醫院推出的信用就醫模式。今年6月底前,杭州信用就醫的范圍還將進一步擴大。

通過app簽約 杭州患者可以先看病再付費
一大早,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市民王鵬急匆匆地掛了全科門診號,但藥費結算時卻發現醫保卡內余額已不足。醫生告訴他:“我們現在可以不用你先付款,可以用信用分付掉。”
這是杭州11家市屬醫院推出的信用就醫模式,市民通過“健康杭州”微信公眾號、“杭州健康通”APP的“先看病后付費”板塊進行在線簽約,簽約“先看病后付費”服務后,只要醫生在電腦上點擊相關按鈕,符合條件的病人就能看完病后一次性在線支付。也就是說,患者可以醫院先看病,回家再付費。

在杭州市中醫院,市民李琳也憑著自己的“信用”,沒付錢就拿到了藥。李琳告訴中國之聲:“我覺得這個非常方便。因為有的時候有急事直接來看病,不一定卡里面有錢。現在這樣直接信用分支付,然后我回家以后可以自己隨時再結算賬單,也節約了很多時間。”
能否享受這項服務與個人信用分銜接 48小時未結清將被視為失信
信用好不好,直接決定了能不能享受“先看病后付費”這項服務。杭州市去年推出了城市個人信用分——“錢江分”,在杭州工作或生活且年滿18歲的市民,無論戶籍歸屬,都擁有自己的“錢江分”。“先看病后付費”服務就是與“錢江分”銜接,實行多檔分級授信額度。錢江分信用額度550分以上的市級醫保參保人員,初始授信額度500元,門診最高授信額度5000元,住院授信額度15000元。

杭州市衛生健康委信息辦主任何煒說,從杭州城市大腦監控系統看,目前符合條件的市民“錢江分”一般都在600分以上,預計全市有480多萬人受惠,“醫院里面只要開通了先看病后付費,他在診間完成就診以后,掛號的個人現金應支付部分包括醫療費用、檢查費用一次性進行支付,就不需要分次進行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就診結束日起48小時內,患者如果沒有結清醫療費用個人現金應付部分的,將被視為失信行為。何煒說:“到48小時如果是沒有及時的支付的話,我們就視同失信行為。如果沒付的話,先看病后費的方便,就不能享受到了。”
對于超出48小時未結清個人現金應付費用等“失信”行為的市民,取消“先看病后付費”服務資格,并暫停在杭州基本醫療保險協議機構醫保實時結算服務。后續,市民可通過補繳恢復服務,但同時會留下信用污點,信用額度會根據欠費時間及金額自動下調。

其實“信用就醫”并不是新鮮事,杭州富陽區在2013年開始率先試點。五年來,患者使用率達80%以上,違約率不到十萬分之一。當地各家醫院患者排隊付費時間明顯減少,醫院收費窗口排隊現象基本消除。
方便市民看病同時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 杭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還將進一步擴大受惠群體
“先看病后付費”不僅方便了市民看病,也大大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全科門診醫生邵銀雁表示:“對醫生來說,整個就診的流程就會很方便。直接付款,包括有些要預約的人就可以直接再走下一步,開檢查單啊,不用病人反反復復地跑,提高了我們工作效率。”
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謝道溥說,還將進一步擴大信用就醫的受惠群體,緩解群眾就醫負擔,“這是我們杭州市城市大腦舒心就醫板塊的第一步。一方面為老百姓就醫提供便捷,增加了一個支付的途徑;另外一個方面對于提升醫院的服務效率,推進城市的信用建設等等都有好的推進作用。通過智慧醫療的建設,在需方、供方兩方都要推進。”
按計劃,到今年6月底,杭州市21家區屬公立醫院和1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4地的17家公立醫院和7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將全面覆蓋“先看病后付費”。
央廣記者 李佳、見習記者 王譽博,浙江臺記者王嫻
|